智能锁IC卡到底是可复制好还是不可复制好?
自从智能锁问世以来,各大智能锁制造商和从业者就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如何让智能锁的使用体验更加便捷。因此,智能锁的识别方式成为了关键的创新点——从最初的密码和卡片识别,逐步发展到光学指纹识别、半导体指纹识别,再到现如今的前沿技术如掌静脉、指静脉、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等多样化的生物识别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使得智能锁在便捷性和用户体验上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尽管智能锁的识别方式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密码和卡片识别始终作为智能锁的基本标配识别方式存在。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智能锁不论如何演变,都离不开数字键盘这一核心组件。而管理员在进行识别时,也大多采用数字密码的方式。因此,密码的应用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卡片识别作为酒店锁的主要识别和开启方式,已经有着相当久远的应用历史。随着家用智能锁时代的到来,卡片识别得以保留并成为了家用智能锁标配的识别方式之一。然而,与钥匙一样,卡片也存在着容易丢失的问题。因此,在智能锁行业中,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卡片识别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不过,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不是是否要保留的卡片识别的问题,而是卡片到底该不该可以复制?
正方:支持复制,可以通过手机NFC
复制卡片 手机息屏解锁
支持智能锁卡片可以复制的一方最主要的观点是:就是方便!
方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卡片识别可以随意复制,管理卡片更方便。只需一张母卡,就可以像复制门禁卡一样轻松复制出多张卡,无需逐张在门锁本地端录入。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卡片,尤其适合人员众多的企业用户。通过简单的复制操作,就能满足大量员工的进出需求,大大提升了门卡管理的便捷性。
另一方面,可复制的卡片可通过手机NFC功能,将卡片信息录入到手机上,实现息屏刷手机解锁。支持NFC功能的手机能够复制卡片信息,这样我们就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卡片出门。回到家门口,即使手机屏幕处于熄灭状态,也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解锁开门,这无疑大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所以,支持卡片可以复制的一方,就是为了更方便地使用卡片。
反方:出于安全考虑加密卡或CPU卡用起来更安心
支持智能锁卡片不可复制的一方主要是从安全角度来考虑。他们认为,如果智能锁卡片可以随意复制,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获取到卡片并进行复制。一旦卡片丢失或被不法分子盯上,就存在被复制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他们主张限制卡片的复制,以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智能锁的安全性,许多厂家选择搭配加密卡或所谓的CPU卡。这类卡片无法进行复制,因此也就无法通过手机的NFC功能来实现解锁。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增强了安全性,但同时也限制了卡片管理和使用的便捷性。
安全性和便捷性如何平衡?
那么,智能锁卡片便捷性和安全性到底该如何平衡?
安全性是一个相对的。就卡片易被复制的问题而言,通常情况下,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很多无关人员并不一定能复制用户的卡片信息,当然,别有用心的人除外。因为复制卡片首先需要获取到卡片本身,所以在卡片没有暴露的情况下,卡片信息并不容易被复制。这也意味着,只要用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卡片,不轻易暴露给他人,那么卡片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所以,便捷性与安全性其实没有冲突。实际上,可复制的卡片被不法分子滥用的可能性并不高,这与钥匙同样可以被复制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用户能够妥善保管自己的卡片或钥匙,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可以在享受便捷性的同时确保安全性。
所以,便捷性和安全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来实现平衡的。也必要考虑是可复制的卡片好,还是不可复制的卡片更安全。
此外,目前市场上可以复制的卡片大多为IC卡,而不可复制的则主要为CPU卡。从成本角度来看,CPU卡的生产成本远高于IC卡。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是否采用可复制或不可复制的卡片时,需要综合考虑便捷性、生产成本等多个因素。